2025年1月9日 星期四

Notes from The Great Gastby

I began to like New York, the racy, adventurous feel of it at night, and the satisfaction that the constant flicker of men and women and machines gives to the restless eye. I liked to walk up Fifth Avenue and pick out romantic women from the crowd and imagine that in a few minutes I was going to enter into their lives, and no one would ever know or disapprove. Sometimes, in my mind, I followed them to their apartments on the corners of hidden streets, and they turned and smiled back at me before they faded through a door into warm darkness. At the enchanted metropolitan twilight I felt a haunting loneliness sometimes, and felt it in others – poor young clerks who loitered in front of windows waiting until it was time for a solitary restaurant dinner – young clerks in the dusk, wasting the most poignant moments of night and life.

like / eye / lives / sometimes / ming / twilight / night / life

整段像flicker一樣流動速拍,簡直能看見畫面,很多細節也值得感受。began本身就有躊躇感(代表以前可能不是),men / women / machine並列。few minutes對應their lives,但同時加上imagine。darkness用warm形容。enchanted metropolitan twilight整個形容魔幻又具體瞬間就記住,就是逢魔時刻,haunting loneliness但又在他人身上感受到。waiting和wasting。night and life不僅聲音對上,連短和長的相對應都對得上。

作為一個英文一直很爛的人(現在還是不怎麼樣),我以為我這輩子沒辦法領略所謂原文之美,但今天上了高階寫作第一節課,講 The Great Gatsby,結合過去從基礎A到進階的所有內容,我有感覺到那種驚嘆,那種我在讀中文的翻譯或小說時,「天啊,這要怎麼寫出來?!」著迷般的驚嘆。大概30%。雖然是因為有老師帶就是了。

2025年1月8日 星期三

《激情》閱讀紀錄

 2024稱不上看很多,不過我看得很開心。想講講一系列書。


《激情》珍奈.溫特森

《科技X愛X12則奇思妙想》珍奈.溫特森

《你的身體,我的時間之書》珍奈.溫特森

《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珍奈.溫特森

《回憶的餘燼》朱利安.巴恩斯


有什麼比以《激情》開始的一年更令人雀躍的呢?本書故事背景在拿破崙征服歐洲到戰退整段歷史,雖然是實際歷史,但絲毫不寫實,而十分魔幻,重新讓我理解原來還有這種歷史的寫法,對我來說充分有效,歷史部分可能不是整部作品的核心,畢竟有些歷史小說是以追求再造或重新詮釋為目標,但這部的歷史更像是一種,對某種價值觀的挑釁。

故事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描述男主角嚮往加入拿破崙的軍隊,征伐其他國家,最後卻未果,只負責伙食,這部分多少有點悶,尤其這階段還不太能接上本書到底要說什麼。第二部分描述女主角在她的故鄉威尼斯的賭場奇遇和戀愛,我後來讀了《你的身體,我的時間之書》才發現這本書完全可以吻合放入,詮釋得更淒美。我再更後來發現,這本書甚至可以接上《回憶的餘燼》,雖然這本不太能直接對應,而是更微妙的關係。

在《激情》第二部分以及《你的身體,我的時間之書》中,都可以知道,女主角愛上的是有夫之婦,而他們為此討論該如何是好。而在現實當中,溫特森和她的經紀人,也就是巴恩斯的妻子,帕特.卡瓦納,陷入熱戀。《回憶的餘燼》的整個故事雖然是回扣到敘事者的高中生活,但整體想說的事情,以及後面即使是離婚的妻子也能諧和相處的種種段落,很難不胡思亂想腦洞大開的接上。也許會有人說我想太多,當然作品和作者的關聯也不能直接這樣映射。不過我是很興奮的,有關於讀書心得,我傾向於「怎樣解釋有趣怎樣來」。

巴恩斯的其他作品甚至可能線索更多,而這些關聯猜想當然也不是只是我的看法

前二部分的文字都十分迷人,我從行文中意識到,段落之間銜接不必然需要有「關係」,可以更爆破,更直接,要讓人心醉神迷,有時候需要不斷地閃出火花,要讓人覺得,為什麼從這裡跳到這裡。

或是短句。

我本來當然也明白短句長句的效果,但在此之前,我更多時候以為要醞釀。我要先創造出懸崖,然後再墜落。其實根本不用。

但之後才是真的魔法開始。才知道她想做什麼。

第三部分的〈零度冬季〉是真正讓我開始入迷的地方,這篇是這樣開頭的:

「世間沒有所謂到此為止的勝利。每次的勝利都會留下另一份憎恨,以及另一群受到擊潰及羞辱的人們。總會有另一個地方需要守衛、防禦,或者感到恐懼。在我來到這個寂寥的地方之前,我對戰爭的所知就跟任何兒童能告訴我的內容差不多。」

經過了多年,儘管拿破崙帶領大軍一路打到俄羅斯,一如所知曉的那樣,無法抵禦冬天的摧殘。在這篇,前二部分的男主角和女主角相遇了。男主角一樣是在軍中負責伙食的人,女主角則是從在賭場工作,愛上有夫之婦的女人,一路輾轉成了軍中的妓女。女主角不像我以為落入此般境地的反應,並且決定跟著男主角和另一名角色逃離軍隊,他們要一路從嚴冬的戰線回到威尼斯。女主角在過程中分享了她與那名有夫之婦的愛,以及她為何落入此般境地,她因為賭博而被迫嫁給她一名令人頗為作噁的男子。另一名角色無法抵禦冬天,他們兩人埋葬了他。在這個環境中,男主角愛上了女主角。

女主角決定要去取回她掉落在她的戀人(有夫之婦)家中的心臟,請男主角幫忙,他們也決定要一起殺了女主角的丈夫。

在第四部份〈岩石〉中,更讓我深刻感受到這本書想要說的是什麼。

在兩人殺了女主角的丈夫之後,他頂罪被判處因精神失常而殺人,要被關在精神病院裡一定時間,女主角會偷偷潛入精神病院探訪,他們二人在此發生了關係,大概男主角是將此做為殺人的報償。明明跟著拿破崙的時候,完全沒有殺到人哪。

很顯然女主角並沒有這樣看這整件事情。

在一次關係之後,女主角跟男主角說,她懷孕了,而他的閉關期也即將到為止了。男主角第一個反應是,那我們結婚吧。女主角說不行。儘管男主角口中一直喊著我是你的丈夫,女主角也堅決不再婚。然後,男主角就蜷縮在角落裡哭了。

我看到這段的第一時間就是覺得,好萌喔。

這確實為我開啟了女主角因為太冷血太鐵石心腸,男主角反而求而不得感到難過的新性癖。

而且我才發現根本好多。因為女主角真的還就對這些無所謂,當然也要男主角是能夠踏出那一步的人才能成立。他要是那一個,會從戰爭前線一路跟著女主角逃回威尼斯的人。

他要是嘗試逃離這個征伐的人,他要是那個意識到只有愛可以救贖的人。

不過即使這樣,也不一定能獲得想要的呢。再論,因為有了孩子而認定會結婚成為丈夫,卻被女主角否定,整段情節也是又再次考驗了男主角,他離拿破崙所代表的一切還不夠遠的人。

雖然書中將激情千迴百轉的描述,不過我所感覺到的這場逃兵,就是退賽。就是跳出遊戲。

然後,所謂的激情,所謂的愛,好像就是超脫這一切的方法。

聽起來很八股,不過這就是我2024年閱讀最大的心得。

不然就只會一直賭博,嘗試戰勝些什麼,嘗試獲取到幸福為止。但這場戰爭是不會有結束的一天。一切的答案就只是愛。真心換真心。決定要好好地待人處事,不為了徵求勝利,不為了鬥爭,不為了征服歐洲。只因為活在此世間也不過幾年,讓彼此回憶好好交織。

「我們對此感到恐懼。我們恐懼激情,嘲笑過多的愛,也嘲笑那些愛得太深的人。但我們仍渴望能感受到。」

我可能無法成為一個很多愛的人,不過今年也想要努力,比起戰勝什麼,獲得什麼,愛看起來就像是終極解答。

我相信,只有真心換真心才有幸福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