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日 星期五

火車怪客是BL小說?

交換殺人?確實不錯,好像很能想像。

這是我一開始的想法。沒看過希區考克的電影。嘗試在圖書館借過天才雷普利,不過在我看完之前就還回去了。Carol一直在片單裡,但也是沒看過。不過一直記得派翠西亞海史密斯。怎能不記得呢?寫交換殺人的犯罪小說家,然後跑去寫了鹽的代價這樣的小說,太跳了,好喜歡。

看到這次重新出版,很多人提到了同性曖昧。想說差不多就是那樣吧,結果還是小看了文學界到底有多小看這整件事情。嗯嗯。根本就是BL,什麼同性曖昧啊!連那個厭女味都恰到好處的超級像BL漫畫或小說中會出現的氛圍。

故事有兩位主角,蓋伊,一個建築師(這部分也是描述得超群的好),有一個外遇已久,且早已沒愛的妻子米莉安,懷他人的孕但又不想離婚,因為她的外遇對象沒有要離婚娶她,而蓋伊自己又有一位情人小安(家裡也很有錢,算是千金),他很想甩掉米莉安,但又甩不掉。

另一位,布魯諾,一個少爺,母親家族有錢,父親比較像是招贅進來,卻也到處尋歡,完全不關心母親,而且限制布魯諾的花費和發展。總之布魯諾就是厭惡他的父親。

布魯諾厭惡父親這件事情,他身旁的人都知道,即使布魯諾著迷推理犯罪,也無道德想要下手,但如果他真下手,馬上就會被認為是嫌疑人。

所以要怎麼樣迴避呢?就是找個陌生人來交換殺人,這樣在他人看來,就像是隨機遇害。

到這裡聽起來也很合理。

可是你要怎麼找到一個陌生人願意做這件事情?布魯諾挑人的方式,根本就像在搭訕。看對眼然後聊天裝熟。

蓋伊姑且是正常人,雖然他也還是有被布魯諾吸引,畢竟自由自在、異想天開的少爺誰能不被吸引呢?尤其蓋伊又是建築師這種,沾點藝術氣息但又非常社會化的身分,簡直太適合擔當這個被吸引的角色了。但他防備心很重,他希望米莉安消失,好讓他跟小安成婚,但也沒有真的想殺米莉安,殺人還是太過分了,幾乎可以算是布魯諾一頭熱。

布魯諾就這樣一頭熱的去殺人了。

殺了無關緊要的人的布魯諾,其實沒有罪惡感。這也是這部小說中最耐人尋味也最文學的地方。真的有罪惡感的是蓋伊,明明不是他下的手,他也沒有要求布魯諾這麼做,但他知道就是因為有這樣火車上的談話,所以布魯諾如此行動。

布魯諾就這樣,開始纏著蓋伊。當然有希望蓋伊幫忙他解決自己父親的原因,畢竟這是講好的條件。交換殺人。但我自己覺得其實更多的可能是,他羨慕蓋伊和小安的關係,他接受不了蓋伊和小安就這樣完美的進入婚姻。

蓋伊和小安之間的關係其實也很有趣,因為蓋伊有點覺得自己配不上小安。但是,這麼好的女人怎麼能夠放過呢,明明過去的情感也是真的,但只有唯獨與布魯諾的關係和對話是不能對小安揭露的。

布魯諾是真的會跟蹤進來打擾蓋伊,蓋伊被布魯諾和米莉安死去的罪惡感給逼急,終於也去殺了蓋伊的父親。到此。他們只要再也不聯絡,交換殺人就完成了,確實看起來會像是隨機殺人案。

問題就是在這裡。

布魯諾無法放棄連絡蓋伊。當然這也有因為,被偵探追查的緣故,布魯諾可能想告訴蓋伊,要記得逃掉,要把手槍給丟掉。但更多的只是因為,布魯諾羨慕蓋伊跟小安的戀愛,因為他確實喜歡蓋伊。而且父親死了之後,他的母親沒有更好,他也開始受到罪惡感糾纏,明明他殺了米莉安的時候,沒有什麼感覺。但是蓋伊殺了他父親的時候,他卻終於開始有負罪感。

在此揭露的是,罪惡感和殺人確實是獨立相關。蓋伊真的感受到罪惡感也不是因為殺了蓋伊的父親,而是因為布魯諾殺了米莉安。反過來亦同。

這個交換殺人,確實最後是因為罪惡感失敗了。

但不只是這樣。

因為他們其實可以不聯絡,讓這整件事情失敗的根本原因,是布魯諾對蓋伊的私情。

蓋伊也不是沒有感覺,而且,我認為他多少是有點優越感的。


布魯諾猛力將頭別開,躲過冰冷的毛巾。他恨這兩個女人,他也恨死蓋伊了!為了蓋伊,他殺人、替蓋伊躲警察;要他低調,他也閉嘴了,現在還為蓋伊摔進臭烘烘的髒水之中,而蓋伊連見他一面都不願意!蓋伊都跟女生泡在一起!蓋伊不是害怕,也沒有不高興,只是沒時間應付布魯諾!他在蓋伊紐約的住所看過那個女的三次!如果那女人就在這裡,他會親手殺死她,如同殺害蜜莉安那樣!

布魯諾,你只是在嫉妒!


蓋伊張望起來。他心想,這傢伙就在眼前。報警,撲向他,讓他倒在人行道上。不過,蓋伊只是全身僵硬地站在原地。他看到布魯諾的雙手用力壓在口袋裡,彷彿身上有槍一樣。

「就十分鐘。」布魯諾說,又露出試探的微笑引誘他。

用試探的微笑引誘他!為什麼是引誘!


「蓋伊,你沒有在梅特卡夫檢舉我,因為你喜歡我。某種程度上,你是喜歡我的。」

「我一點都不喜歡你。」

「但你不會檢舉我的,對吧?」

「不會。」蓋伊咬牙切齒地說。布魯諾的沉著讓他驚訝,完全不怕他。「別替我點第二杯了。我要走了。」

布魯諾!你好敢!


「你在這幹嘛?」蓋伊把他拉起來。

滲血的嘴張得更開,彷彿要哭了一樣。「放開我!」

蓋伊推了他一把。他彷彿是一包掉到地上的物品,接著又搖搖晃晃地爬起來。

「好啊,如果你要,你就殺了我!你可以說你在自衛!」布魯諾哀訴著說。

布魯諾跟蹤蓋伊,然後被蓋伊發現跑過去打了一下。結果這是布魯諾的反應??


蓋伊感覺到布魯諾在黑暗裡的存在,因此清醒過來,但他沒有聽見實際的聲音。過了一開始突如其來的驚嚇之後,他也不覺得意外了。在先前的數個夜晚裡,他已經想像過,他很高興看到布魯諾出現。真的是布魯諾嗎?是的。現在蓋伊看清布魯諾的香菸火光了,就出現在櫃子旁邊。

布魯諾甚至在夜裡直接進來了蓋伊的床邊!而蓋伊你有感覺到甚至想像過!


因為落淚,他灰色的雙眼看起來大了一些,甚至有點金閃閃的樣子。他望向蓋伊的神情彷彿是在找話說,應該說是在懇求蓋伊找點話說。下一刻,他舔溼分開的薄薄嘴唇,搖搖頭,朝著檯燈伸手。光線熄滅了。

有萌!


「我覺得小安很美。」布魯諾愉悅地說。

「如果我再看到你跟她攀談,我就殺了你。」

布魯諾的笑容逐漸退去,然後又更加燦爛地笑了起來。「蓋伊,這是威脅嗎?」

「逐漸退去但又更加燦爛地笑起來」這段情緒真是描寫得太好了,過萌。


蓋伊沉默不語,布魯諾覺得遭到冷落,好像有團東西從胸腔一路爬上喉頭。他到底是哪裡冒犯到蓋伊了呢?布魯諾很想握住蓋伊輕輕擱在桌邊的拳頭,一下下就好,就跟兄弟之間的舉動一樣,但他克制住了自己。

是的,布魯諾甚至已經有想要身體力行了!


蓋伊對布魯諾又恨又愛,如果不是布魯諾落水死了(而蓋伊甚至第一反應是去救他),我看他們是真的還可以糾纏很久。偵探是有查到東西沒錯,但也沒有查到一擊致命的任何物證,我想即使是通訊設備發達的當代,要跟真正的火車上的陌生人達成交換殺人這種共識是不可能的。

除非,除非他們看對眼!

所以這真的是BL小說。完完全全可以拿去套各種CP的Paro。

我在AO3看了一個哈利波特和湯姆瑞斗的。

湯姆瑞斗很有布魯諾的感覺耶,但我看哈利波特的印象,是沒感覺有蓋伊那樣,內心真的有個地方壞死的感覺。

但最奇妙的是,這兩個角色不對勁的地方,是被派翠西亞以萌萌的,或說有愛的,憐憫的角度去寫的,但也藏有某種冷血氣質。不是單純的批判,這種道德融開卻又安全且作為讀者有種更加主宰的感覺,就是本書最像BL小說的地方,好通透,好奇妙。

2025年10月16日 星期四

山陰山陽京都

被父母詢問要不要去京都賞楓的時候,我其實沒什麼意願,畢竟特休有限,而且十月已經去過一趟九州。

不過,我對於一直沒去過的鳥取沙丘和島根出雲,躍躍欲試,山陰地區的交通真的非常不便,很難隨意拉線,就算地圖上看起來直線距離很近,實際上交通時長就是很長,也很有可能根本沒車。

我試著排了一下,覺得好像有機會繞一圈,從大阪出發,直奔鳥取,再到島根,再到岡山,回到大阪再去京都,這整趟算起來是可行的,時間足夠。一想到能成,我就說了好。

第一天晚上抵達大阪就直達鳥取。住在車站附近的APA。

隔天去快閃了沙丘。




非常早的早上,距離鳥取車站,需要搭公車去,再搭公車回來。我沒有被日本的公車背叛過,只要先查到一定就能等到。如果沒有成功搭回來,整趟旅程就會被延宕了(下下策是計程車),但就是沒有被背叛過,之前去網走也是很倚賴公車。真的好準時喔。更之前去土合也是,這麼荒涼的山裡怎麼公車還會準時來呢,想想覺得真的好大膽。

然後就直奔島根,不過鳥取到島根的鐵道好像出狀況,好在即使出狀況只是換了台車搭要轉車。


所以就經過了米子,有很多鬼太郎的東西。或說鳥取就是很多柯南和鬼太郎的東西。


這趟快閃沒有住在島根。但出雲是最主要的目的地,就是想看出雲大社和注連繩!不過我的美好想像是夏天裡藍空配上出雲大社,當天陰陰的。但看到還是覺得很滿足。總覺得也是了結一樁心願,此時也剛好是神在月,所以遊客頗多。

在出雲吃完蕎麥麵後,下午接著馬上就是一轉岡山,住在岡山,等於這一天內看了沙丘,看了出雲大社,然後晚上才到岡山。疫情前去瀨戶內海藝術季時也有去岡山,印象中就是一個明亮又天氣很好的小鎮。

還記得當初就是在倉敷美觀遇到系上的同學和學長在逛(當時還覺得這兩人只是傳聞中在交往,原來是真的在交往),所以緊急加入了犬島精煉所美術館的點。在此推薦要去瀨戶內海的人一定要去,當時是藝術季所以加開了從岡山到犬島的船,簡直就是方便到不行,不知道後來還有沒有。

所以隔天就是去倉敷美觀。


可惜楓葉還沒全紅,後來到京都更是深刻感受到我們來得太早了。

然後接著去岡山後樂園。


總之就是很舒服的小鎮。

隔天就是回到大阪姬路。然後接著再回到京都。


京都的景點就多了,不過我個人因為那時最沉迷的是致光之君,所以後來安排的幾乎都跟紫式部或源氏物語有關。我爸指定的點是琵琶湖,最有名就是白鬚神社。白鬚神社的位置蠻偏的,如果不是遊覽車好像沒有什麼方法可達,在高速公路旁。我查到,近江高島車站可以租借腳踏車,所以就去車站租來騎了,可以預約,但我們那時候太趕了所以是直接去現場排(網路可確定沒有被預訂完),其實也沒有很多輛,能夠順利借到歸功於我們很早起。

早起是最簡單的事情。嗯嗯。


騎在高速公路旁,然後騎到點後拍照,騎起來動動身子還是很棒。

接著到同樣是琵琶湖西側的比叡山搭纜車。


也算是賞楓的點之一,而且搭纜車就是很好玩。比叡山延曆寺逛起來也十分舒服,裡面也有咖啡廳可以望著湖喝咖啡喝茶吃甜點。




要離開比叡山時,搭的列車廣告上說,底站是石山寺,算了下時間好像可以趕場抵達。所以我就自行前往,雖然不能繞得太久,但是作為看致光之君看得很開心的我來說,能抵達石山寺還是非常滿足。我也好渴望在這裡得到靈光乍現的熱情。



石山寺內有展覽館展出致光之君的各種劇內道具,也有重新將和歌新解或是再詮釋的展出。在網路上看到日本男女議題討論的時候,都會覺得有點戳不到痛點。對我來說,有一些確實是問題,但有另一些並不是。雖然同是東亞,但邏輯還是太不一樣了。覺得源氏物語可以其他篇都不看,就看雨夜品評,就能理解到這是一個怎樣理解但又怎樣彼此造成彼此地獄的人際關係建構。無論如何,還是很羨慕日本有平安時代,這麼多女作家和她們的作品被流傳下來,也沒有被汙衊或被埋葬在歷史之中。

隔天一早去西芳寺,之後就轉去了嵐山小火車,但我預約得太晚了所以非常暗,即使如此日本人還是打了光。對我來說在深夜中的山谷裡打光,以生態的觀點來說,我還是很有罪惡感,雖然知道人類與自然的互動也不是涇渭分明,但我還是寧願一片漆黑,某種程度來說,我大概蠻喜歡一片漆黑的,只要不會被殺,但畢竟主要多數人還是來看楓葉(我爸媽也是)。

再隔天則是去了宇治,宇治同樣是致光之君和源氏物語的重要景點。甚至有源氏物語館可看,這館中的翻譯用的恰是瀨戶內寂聽的版本。那時候正好也在看井上荒野的書,對瀨戶內寂聽有點奇妙的印象。

得說,這整個概念實在是太荒謬有趣。

源氏物語畢竟是古日語,所以有很多翻成現代日文的翻譯本,知名的幾個包含,谷崎潤一郎、與野謝晶子,其中一個則是瀨戶內寂聽。我很喜歡的田邊聖子也有一版,但是不是逐字逐句翻,而是重新解構,我也非常羨慕他們可以有這樣重新解構古典大作的冒險創作精神。

井上荒野寫的書,在那邊的鬼,其實是在寫自己的父親,外遇的故事。那名外遇對象的現實模板其實就是瀨戶內寂聽,但是這三人處於一個很奇妙的關係。這不是個討喜的男人,也不能明白做出這些事情的理由,覺得真是可憐呀,卻又能令人意識到,這樣的人性非常奇妙。現實中,這外遇後沒多久,和許多男人有過糾葛的瀨戶內寂聽就出家去,出家去後翻譯源氏物語,然後成為更加知名的日本代表人物,雖然出家頗有贖罪的意味,但是這樣與許多男人有過不倫戀,卻又能成為名家,放在其他東亞世界還是非常難以想像,完全沒有隱藏,這樣的作風不只是一個人,同時也包含宇野千代,這樣的女作家在日本從來沒有少過,要追溯的話,和泉式部日記也非常有這個調調,為什麼呢?日本社會我也相信是男尊女卑的,包含那些醫大的所作所為,還有演藝圈的風波,但為什麼在女作家這裡,卻能夠容忍如此行徑?

我把以上的問題又丟給了ChatGPT,他回應我在日本的平衡:女性現實中仍被壓制,但在文學中卻能得到更高的存在密度。

我也不知道怎麼樣更好,但我有時候,光想像要是林榮三連三屆首獎都是女性作家的女性題材,恐怕就要有人不滿了。我真的很能感受到,一想到我就又痛苦了。

然後,回來。在那邊的鬼這本書呢,卻又找來了瀨戶內寂聽宣傳,太驚人啦!這真的行嗎?不會太過毫無道德嗎?但我很樂,非常之樂。這本書也是我追致光之君的小插曲。

鳳凰堂平等院很漂亮,可惜當天有點陰。

歷史上,道長的長子賴通將宇治的別墅改建成寺廟。可以跟致光之君的歷史有所呼應。而宇治本身是源氏物語最後的宇治十帖的場景地。我想宇治十帖應該如今也能翻為兩男兩女(或兩男一女)的戀愛再描述一次,真的很狗血,但是這樣的人物設計關係,又能完全感受到強烈的痛。完全有現代小說的複雜度,雖然從源氏物語開篇到宇治十帖,一直都在「替身文學」的卡農裡。

沒看過的母親,聽說長得很像,就從繼母的藤壺一路追尋到自己培養的紫之上的光源氏,以及優柔寡斷,身世不淨,失去了大君又想找大君的妹妹中君,又找上中君親戚的浮舟,就只是因為很像,然後一直被匂宮干擾的薰。三角戀串著三角戀,替身串著替身,誰也沒放過誰!似乎都只是在追逐著幻影。不過我理解的戀愛好像也是這樣,就是一場幻覺,我不喜歡。但是我的癖好就是看人痛苦,然後讓我也跟著感受到痛苦,想痛又不想真的痛,就是我喜歡看故事的原因。結果就是被搞得耐受度愈來愈高,看到不夠自虐的小說甚至會感到一絲惱怒。再更慘更扭曲一點吧,男的女的都是。

所以每次看什麼被文學拯救,我都在想,確定不是文學害人嗎?不過要說是拯救也是,畢竟我經常覺得,這些病態的書為什麼可以裝正經的放在圖書館,放在書店架上,或是被文學獎烘托出偉大呢?文學的魅力可能就在於認可或是緩緩道出了人的這些非人之處吧。誰都有這樣的一面,但要能夠精準描述,以突破心防,還是技術。雖然關於文學觀,還有下略二千字,不過我個人的歪理就不要在這裡出現了。

想想還是覺得源氏物語的人物關係設計的真是厲害,不是從浪漫的角度來看源氏物語,而是從「作者怎麼能在那樣的時代想到這樣的故事」的角度來看,也許人從來就沒變過,人類整體的精神並沒有變得更敏銳或是變得更遲鈍,一直都一樣。只是有些人寫的東西,不會被其他人看而已,會被覺得只是想太多。

離開宇治後,隔天就回來上班了。

大概就是這樣,其實沒有看到楓葉的山陰山陽京都行。

2025年10月1日 星期三

九州 04

原本沒有計畫要去下關和門司港,但因為買虎航的機票時,多一天反而便宜,所以我們就往更北去了。下關除了跟臺灣歷史很有淵源,同時也是著名源平之戰壇之浦之戰的古戰場地,很不可思議。


看到JR門司港站第一感覺是,跟台灣日治時期建築很相似,最主要是馬薩屋頂的設計。去查了之後,當今站體的建成年代是1914年,時間上確實是差不多的。雖然有巴洛克、新古典、裝飾藝術(Art Deco)之類的主義形容風格,不過我很喜歡的退休教授在台灣推廣統稱「西洋歷史建築式樣」,因為這些主義其實各自有其時代背景因素,而和日治時期這批有西洋風格的建築,促成的背景完全不同,這一批建築是因為要配合「現代化」,和比如來說,新古典想要復刻希臘羅馬時期的概念完全不同,這些建築設計本身也混合了多重元素,JR門司港興建於日本自己在這時期的建築其實也是如此。在台灣要寫說明的話,應該都已經被要求要寫西洋歷史建築式樣了,因為老師真的推廣非常之久,至於日本到底是怎麼稱呼,就不得而知了。

說這麼多其實我也完全不是研究這些內容的人就是了,但大學課堂學過的東西還是很好用。

然後我們就坐上了船從門司港趕去下關了。


住宿的地方位於赤間神宮對面,赤間神宮便是平家物語的外傳怪談無耳芳一故事(by小泉八雲)發生的舞台,如今在赤間神宮內的一個角落也有芳一壇。

在這趟旅程之前,我恰好的看了小林正樹的怪談 (1965)。劇中有很多手工的後製感,跟著武士怨靈看著沒有被經文寫道的懸空耳朵。我覺得這個怪談對平家武士的描寫很有趣,包含之前看犬王也對打撈起的天叢雲劍的危險感,我也有同樣的好奇。故事是為被歷史驅逐者所寫,怨恨或感到惋惜是必然的,但這份怨恨竟然是無差別,甚至連為他們彈琴作樂的和尚也要攻擊的嗎?這種正反不定,是我覺得特別之處。



當然也去看了眼日清講和記念館,就在春帆樓旁邊,一邊感受源平合戰的故事,一邊感受台灣命運的霹靂一轉,確實是奇妙的經驗。

傍晚的時候,從下關經過壇之浦古戰場遺跡,再走關門海底隧道人行道到門司港吃咖哩。海底隧道走起來很好玩,但我一個人肯定會覺得很幽閉恐懼,雖然當地人很平常的在這裡跑步、騎機車。很明顯的有斜坡,實際上走在海底下還是很刺激。

隔天就搭著客運回到了福岡。最後一天,去了太宰府天滿宮,畢竟福岡周圍實在是沒有什麼景點能逛,雖然城市本身有點洋派的氛圍我很喜歡。我是很想去看看國寶刀壓切長谷部,但博物館都是年初冬天的時候展出,所以只好以後有展出再去。


天滿宮是祈求學業的,由於那時候剛好獎學金筆試完,還不知結果,有結果的話,也需要準備年底的面試,所以就祈求了讓我順利取得獎學金,這也導致我後來考英文檢定和申請學校時,一直扼腕當時的願望怎麼許得這麼小?我真是太不貪心了,不過這好像也是性格的一部分,重來我大概還是一樣。雖然知道當然有自己努力的成分,但還是有感謝天滿宮。


當天人潮眾多,而且這甚至是天滿宮御本殿還在整修的狀態,但令人意外的是,整修期間在原殿前設置了臨時本殿,藤本壯介設計,我以前會覺得,屋頂種植這麼多草木好像只是起到了美觀的作用,而且承重還要為此特別設計,感覺只是表面功夫,但這次看了這個特殊臨時本殿之後就覺得,果然費工夫的東西做出來就是有種神性,很多時候我們要的也不只是可用性。而且因為沒有要特別與原先的古老本殿在同賽道上爭取美觀,所以格外舒適。

宗教而言,建築師參與基督教或天主教的建築設計的案例所在多有,即使是連基督教不算昌盛的日本,也有好幾位知名建築師的知名建築是教堂。教堂雖然也有特定的空間需求,但在革新部分上確實十分大膽,相較之下,我總是覺得其他宗教的建築設計好像很難跳脫框架,即使是新廟好像也得要具備某些元素。當然這也有主導建築各設計流派進展的是西方文化,而西方又緊緊和基督宗教綁定(西方建築史也逃不過宗教的討論)。

總之,所以看到這樣的特殊臨時本殿,我覺得我也是受到了些鼓舞。



在太宰府吃完咖哩飯,回到福岡後晃晃,當天晚上吃了韓式料理,同行友人還要接著去阿蘇火山,而我隔日清晨就先離開去搭飛機飛回台灣,結束這趟旅程,回歸日常工作生活。